今天君浩环保通过以下真实案例,为大家介绍一下反渗透设备膜元件外皮破损的原因。 案例概况: 有个180m3/h的反渗透设备项目,分成3套装置,每套装置产水量为60m3/h,设计采用低压高脱盐率CPA3反渗透膜,回收率75%。每套装置采用8040CPA3膜元件84支,(9:5)×6排列,给水含盐量1200mg/L,温度为25℃。按照公司的设计计算,在初始投运时,其系统脱盐率应该在98%以上,运行压力应不**0、9MPa(9、0bar)。 在反渗透设备实际运行时,系统产水量和脱盐率均能达到要求,在现场对每支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率进行了测试,测试结果表明,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率均合格,因而认为整套系统运行正常。 在反渗透设备运行1年后,尽管系统段间压力降没有增加,但还是决定对其进行保护性清洗,为了确认是否存在可见的污染物,现场决定先拆卸其中一套装置中的膜元件进行外观检查。但随即发现,该套装置中已经有某些膜元件的玻璃钢外皮出现了裂纹,但并没有造成系统产水量和脱盐率的变化。 君浩环保随即派出厂家技术人员去现场了解情况,虽然该反渗透设备采用了膜元件和压力容器,但在安装时并没有按照厂家的要求,由以下原因造成的: 1、反渗透入口处未安装电动慢开门; 2、膜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处未安装相应的垫片; 3、反渗透设备启动时,未进行低压冲洗排气,残留的空气无法排出,因而在系统停运时,膜元件被反推回来,造成了膜元件在系统内来回窜动; 4、由于系统启动时未进行低压冲洗排气,因而造成高压力的给水加载到膜元件上,出现了“水锤”现象。 出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?君浩环保建议如下: 1、反渗透入口处重新安装电动慢开门; 2、膜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处安装相应的垫片; 3、设备启动前进行低压冲洗,并排查空气。